3月17日晚,能容纳400人的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是听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埃里克.白茨格(Eric.Betzig)正在此向复旦师生分享他的科研经历以及个人感悟。美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沈元壤先生主持报告会。 也许是生性直爽,埃里克在讲台上时常“语出惊人”,却又发人深省。在荧光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Super-Resolution Florescence Microscopy)领域的突出贡献给他带来了诺贝尔奖,然而他却认为自己的得奖并不公平:一方面,虽然凭借光敏定位显微镜技术(PALM)获奖,但他追求科技上的不断突破,希望为现实的生物研究带来革命,因此对该技术在应用上的不足感到不满;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同一领域还有许多辛苦工作,并做出同等贡献的同行,而诺奖只能给予少数几个人,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埃里克颇为传奇的研究经历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年就从事超分辨显微的他,在长期思考、探索更适合生物成像的显微技术时感到,现有的研究大多有点“脱离实际”,因此他毅然决定退出自己耕耘多年的领域。离开学界后他做过全职爸爸,也在父亲的机械公司里担任过研发,却最终以产品无法适应市场而告终。在迷茫和徘徊中,他冷静思考,决定重新去冒险:他要开发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细胞生命活动的显微技术。这时,一个细胞生物学中的新突破让埃里克找到了研究中那“丢失的一环”: 荧光蛋白的发现给埃里克和好友赫斯提供了新的实验思路。有了共同的想法之后,两人迅速着手准备,以防被他人领先。他们每人出了25000美金购置仪器,在赫斯家的客厅里搭出了第一台PALM,并申请了专利。从有想法到最终实现并发表结果,两人只花了六个月时间。“要去冒险”,是埃里克对他自己经历最引以为傲的体悟之一。如今的埃里克在珍利亚研究中心工作,年过半百的他仍与自己的博士后们一起,为获得更好的生物成像显微而努力。在结构给光显微技术(SIM)、双通道自适应光学栅格光片显微技术(LLSM)等领域,埃里克和他的团队还在不断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埃里克的讲座是复旦大学2016年光学物理春季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奉献的公开演讲。该春季学校由复旦大学物理系、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主办,由田传山教授牵头组织。从2016年3月16日-23日,邀请光学物理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为期一周的焦点课程集中讲授,旨在为国内光学物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当前光学领域最前沿的高级讲座和交流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