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晚,物理学系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在物理楼248室召开支部生活,主要内容是对“精准扶贫”的解读,邀请到曾赴云南大理永平奋战在“精准扶贫”一线的校党委学工部的张老师进行分享。 首先,张志强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并以“阿里巴巴”、“京东”等贴近生活的例子向我们具体说明了我国的扶贫政策是怎样一步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的演变过程,使同学们更加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扶贫政策。其中老师在讲解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时精彩生动的介绍了自己在云南时的独特经历,提到了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独龙族,同学们听得十分全神贯注。 接着张老师讲解了“精准扶贫”的提出过程,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同时详细介绍了精准扶贫的方略,其中包括“四个问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 对于具体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张老师先以自己在大理的经历为例,讲述了云南省贫困县市的贫困现状和落后观念,让同学明白“精准扶贫”的重要性。然后详实地讲解了我国政策从“一把手压实责任”到“普通干部层层挂钩”的一系列责任到人的扶贫制度,并重点详细地介绍了一些对因不同原因而造成的典型贫困户的改造实例加深同学们对“精准扶贫”制度的理解。接着张老师讲解了贫困户、村、县的脱贫标准,六年来的扶贫成效和意义。表明了正是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优越性才能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讲解的最后,张老师着重介绍了复旦大学定点帮扶工作。以他自身在云南永平县对患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女孩的帮助经历为例主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医疗帮扶的举措,说明了复旦大学在医疗帮扶上有很强大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张老师最后充满了信心地说到,我们的乡村一定会因为这些政策而变得越来越好! 聆听完讲解,同学们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见解。例如精准扶贫相对于以前的扶贫,这些基层的干部的工作和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验收时怎样防止面子工程的疑问?张老师耐心地解答到,从精准扶贫开始,村干部需要做许多基层的工作,工作量大大增加,压力虽然增大但是满足感与成就感也同时增加。当前的验收往往在前一天抽查决定和第三方验收的方式防止提前准备,高效严格地防止了作假的可能,本次活动也在阵阵掌声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次支部生活张老师通过将国家政策与各个帮扶的实例结合,深入浅出地让同学们从对“精准扶贫”只有一个概念的认识到广泛全面地了解到“精准扶贫”的各项具体制度和优越性,加深了同学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提升了同学们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